当前位置:主页 > 焦点 > 正文

深度观察:年销量多少台才是电动车企业的生死线?

时间:2022-12-15 17:52 来源:电动车观察员 编辑:电动车观察员 阅读量:

核心提示

不可否认,销量越高企业的安全性越强,盈利能力会水涨船高,电动车行业也是如此。在如今全国每年总销量4000万台以上的规模级别,有的品牌进入千万俱乐部,有的品牌跨过了500万台...

不可否认,销量越高企业的安全性越强,盈利能力会水涨船高,电动车行业也是如此。在如今全国每年总销量4000万台以上的规模级别,有的品牌进入千万俱乐部,有的品牌跨过了500万台门槛,还有的品牌刚刚进入百万俱乐部......有人问电动车观察员,究竟年销量多少台,品牌才能安全?换句话说,企业的生死线是多少销量?

目前电动车行业还有300多个两轮车企业,拥有650多个品牌,当然其中很多品牌年销量很少很少。而内销百万年销量以上的品牌仅有10个,50万台以上的品牌也就10个左右,大量的品牌销量在20万台以下。外销品牌的销量在5000台以上有30家左右。

按照目前的现状,外销有两类企业,一类是代加工,一类是自产。无论哪一种出口形式,以销定产,100%盈利,因此没有生死线。今天只说内销品牌,综合加工费、管理成本、利润水平等因素,年销量在15万台以上就能维持企业运转。

而随着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加剧,马太效应的出现,一线品牌占了80%以上的份额,那么意味着更多的品牌会掉到15万台以下,这类品牌早晚是要被淘汰出局的。如果把新国标实施之后的电动车行业分三个时期,2019-2024年换购红利期,2025-2030年残酷洗牌期,2030年之后进入成熟发展期。电动车观察员认为,第一个时期,15万台是生死线;第二个时期100万台是生死线;第三个时期预计品牌格局与现在的家电行业差不多,有的转型,有的在细分市场生存。

当然,放眼于全世界,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应该是幸运的,资源、配套丰富、技术成熟。而国内品牌在国外市场的沉淀才刚刚开始,很多外国人并不知道几个中国电动车品牌,这就给很多国内二三四线品牌生存的机会。东南亚、南美、非洲等都是电动车未来的主力消费市场,国内不行也可以转战国外,不求销量只求利润。

罗马不是一天建立的,罗马也不是一天倒塌的!电动车观察员认为,如果你现在有一定的客户渠道和销量基础,在2030年之前还有机会。就看你有没有目标、敢不敢投入,最后还有没有对电动车行业的情怀?